近日,马云老师有点飘,重磅消息一个接一个。2020年11月2日这一天,对于马云老师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友好的日子。在这一天中,中国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言一出,意味着蚂蚁集团将迎来史上最强的紧箍咒。
直至傍晚时分,证监会官方网站又再次放出消息,四部门正联合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
然而,马云痛斥金融监管,“只讲风险控制,不讲发展”的背后真相,究竟又是什么呢?
当网络小贷新规横空出世,巧遇马云在公开场合向监管部门“开炮”之时,这背后的真相,似乎已昭然若揭。
一则网络小贷新规出世,或许代表着蚂蚁真要凉了!
具体来看,此次网络小贷新规明确规定了杠杆率,对于惯用近百倍杠杆发家的蚂蚁集团来说,网络小贷新规落地,无疑将给蚂蚁集团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
第一、小额公司面临被注销
据新规表示,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所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应当具备,互联网平台运营主体持有该小额贷款公司5%以上股份的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运营主体的注册地与该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地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
这是什么概念?这或将意味着蚂蚁集团旗下运营的“花呗”、“借呗”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面临被注销的风险。
要知道,“花呗”、“借呗”的互联网平台运营主体主要依靠淘宝和支付宝,它们的注册地位于杭州。然而“花呗”、“借呗”背靠的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地却位于重庆。
这表明,要符合互联网平台运营主体的注册地与该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地在同一省,要么把淘宝和支付宝迁移到重庆,要么就得注销借呗、花呗背后两家的重庆小额贷款公司。
然而,如果没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资金,“花呗”、“借呗”的钱又该从何而来呢?
第二、“借呗”注册资本无法达标
新规还表示,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事实上,仅就这一条,就足以消灭掉大量的网络小贷公司,就连蚂蚁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也将被挡在门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资本金达到10亿的网络小贷公司仅约30家,而注册资本金能够达到50亿的更寥寥无几,仅有5家,甚至就连蚂蚁“借呗”都无法达标。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仅为40亿,显然未达到新规中50亿的要求。这样看来,蚂蚁集团后续还要在“借呗”上投入更多的注册资本才行。
第三、花呗、借呗额度可能面临下降
与此同时,新规还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此条例无疑将成为蚂蚁集团的真正要害!
要知道,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而同期,运营“花呗”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净资产不过175.86亿,运营“借呗”的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净资产则为182.39亿。
据此可知,蚂蚁“花呗”的杠杆率高达98倍,而“借呗”的杠杆率也高达23倍。
也就是说,一旦网络小贷的监管标准全面向新规看齐,便意味着蚂蚁集团若想继续像以前一样粗放式发展,显然将不切实际。
如此看来,后续蚂蚁集团的放贷资金或将大幅缩水,而等待我们的很可能是花呗、借呗额度的双双下降。
第四、蚂蚁出资比例严重不足
此外,新规还表示,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助贷或联合贷款业务的,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这又是什么概念呢?或许这次蚂蚁真的要凉了!
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总计为 17320亿,其中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8%。
如果按此推算,这就表明,要达到新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的标准,蚂蚁集团至少还要将出资比例再提高28%,也就是说,蚂蚁集团需要再补充的资本金高达4850亿。
综上所知,蚂蚁集团能有今日的成就,很显然主要来源于公司不讲风险控制,而一味利用高杠杆,去追求高速发展。但一味讲发展,而不注重风险,显然是行不通的,要知道美国次贷危机才刚刚过去几年呀。
也许,马云老师的这次痛斥,真的是有点过于自私自利了。归根到底,即便是创新也理应是有边界、有底线的。对此,大家怎么看?